中图分类号:G64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3-9082(2014)10-0117-01
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的必学基础课,《经济法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,需要学生不但要牢记理论常识,更要掌握将它应用于实质,如真实案例剖析。但,作为公法的经济法,内容枯燥,学生的法律入门知识较为匮乏,运使用方法律剖析问题的能力较弱,因此,怎么样做到理论联系实质,增强法理的具象性、应用性、趣味性,就成了本门课程的教学难题。
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的来看,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、实用型的企业应用人才,因此客观上需要从毕业生以后就业的实质出发,以公司法、买家权益保护法、合同法等为主线,同时借鉴《今日说法》、《经济与法》等栏目中比较典型法律案例,培养学生学以致用、实质剖析的能力。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,可多举实例,增加讨论,贴近现行社会法律实质,使学生可以使用方法律的思维来考虑和解决问题,从而适应企业的实质需要。
在我院的《经济法》教学中,笔者尝试使用以下几种教学办法,并进行了相应剖析:
1、讲授法
这是传统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法,运用此办法时,由教师讲授概念、特点等入门知识点,重点突出,学生同意常识更直观、明了,但若很多使用此办法,容易使内容枯燥乏味,减少学生积极性,课堂纪律较差。
2、案例剖析法
使用案例式的教学办法,可以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。即教师在以案例讲授基本理论常识后,再由学生进行案例剖析。通过学与做的过程,使学生达成对常识的理解和学会,提升其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激起学习的积极性。
比如,在讲授法律责任这一章节内容时,法律责任包含“刑事责任”、“民事责任”、“行政责任”三种责任承担的方法,笔者就以当下讨论最热烈的薄熙来案、过去哄动全国的“三鹿”毒奶粉为例,使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形象化,具体化,更易学会:
案例1、被告人薄熙来犯纳贿罪,判处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;犯贪污罪,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,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;犯滥用职权罪,判处有期徒刑七年。数罪并罚,决定实行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在以上案例中,无期徒刑、有期徒刑、剥夺政治权利、罚金等都是刑事责任。
案例2、“三鹿”毒奶粉案中,时任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的鲍俊凯,被中纪委监察部给予行政记过处分,这就是行政责任。
再如,在讲授合同法效力章节时,先以三个案例引入本节内容,①毒品买卖合同;②李大姐上小学的儿子,在未经父母赞同的状况下,私自将家的电视机赠送给同班同学小明;③80岁的王奶奶卧病在床,其三个成年子女擅自将王奶奶的房子变卖。然后提出问题:以上三个案例各是什么效力合同?案例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,教师需要学生代表进行剖析发言,教师再依据学生代表的发言内容进行重点解说,同时一同剖析正确答案,使学生熟知剖析步骤,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。
3、情境教学法
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备肯定情绪色彩的、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,以引起学生肯定的态度体验,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程,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可以得到进步的教学办法。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潜移默化地暗示,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。
比如,在解说法律文书的内容时,笔者做出以下课堂情境设计:请同学们以三人一组为搭档,一人为借款人,另一人为出借人,还有一名为见证人,一同商量草拟一张借条,借款数额为1万元,其他条件由双方自行商量拟定。
在各组写完我们的借条将来,教师再将借条的规范格式呈现给学生,通过剖析对比让学生发现我们的不足,从而学会借条的书写格式和要素,与诉讼时效等有关法律规定。并通过剖析,让学生学会日常写借条的需要注意的地方,预防落入借条陷阱,掌握准时维护我们的正当权利。
4、项目模块教学法
在高职院校中主要使用MES(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)模块式技能培训,又称为“任务模块”,以实质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,从具体职位的工作规范出发,侧重实质工作能力的培养。
比如,在解说市场主体法时,教师安排学生自愿组合设立模拟的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公司、有限责任公司等经济实体,根据法定程序,到教师处办理设立登记。设立材料包含合伙协议、公司章程。企业设立后,在市场运行法律的实训室,进行丰富多彩的模拟经营活动,经营过程中一旦产生纠纷,可成立模拟法庭解决经济纠纷。通过这种教学办法,学生结实的学会了市场主体设立的条件、设立的程序及设立需要的文件,甚至应用到了后续常识如纠纷解决渠道,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5、强化训练法
在每节课最后的十到十五分钟,笔者都会找一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复习资料,包含案例剖析,选择、判断等各种题型,学生自测后教师依据训练状况做解说,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常识。
总之,在实质教学中,教师要依据不一样的章节内容,适合尝试新的教学办法,使用最热门的案例,以学生的常识目的、学习力为导向,当令调整讲课方法。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。